您当前位置: 首页> 商业资讯> 机械设备资讯> 苗圩:中国制造2025 迈向制造强国之路

苗圩:中国制造2025 迈向制造强国之路

时间:2015-05-26 13:03:00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点击量:82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制造业做大做强是中国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19世纪中叶以来,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满怀实业兴国梦想,探寻工业强国之路。新中国成立60多年,中国制造起步于一穷二白,筚路蓝缕、从小到大,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支撑我国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现代化工业国、再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大国的转变。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作为未来10年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未来30年实现制造强国梦想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全面开启了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之路。

  瞄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增强发展制造业的战略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敏锐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历史变化,生动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具有强大的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实现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需要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只有发展起来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让梦想成为现实。

  近现代以来,制造业始终是一国经济发展并走向强盛的基础。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强国之路,均基于规模雄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强、发展质量好、产业链国际主导地位突出的强大制造业。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摆脱贫穷与落后,实现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追赶甚至超越,也是通过推动工业化、发展制造业来实现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证明,没有坚实的制造业支撑,必将导致经济体的不断虚化和弱化。鉴此,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吸引和鼓励高端制造回流本土;新兴经济体不甘落后,希望借助更有利的比较优势,编织制造大国梦想。作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在“双向挤压”的挑战中杀出一条血路,化挑战为机遇,强筋固本、夯实根基。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阶段。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强国,已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制造业过去是,现在是,而且未来仍将是保证强大经济的支柱和基础,发展制造业的决心不能有丝毫动摇。可以说,中国工业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势头能否长期保持、在全球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制造业这一立国之本的战略地位,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发展愿景,力争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世界一流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紧扣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强化由大变强的方针指引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已进入以增速换挡、结构转型和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如何既能保持中高速增长,又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关键还是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制造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新的增长动力,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着眼解决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出的指引未来10年乃至30年制造业发展的20字基本方针,必须一以贯之地执行。

  ——坚持创新驱动。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主引擎。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完善、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主体缺失等问题突出。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打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促使我国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

  ——坚持质量为先。高质量是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领军企业发展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质量品牌作为生命线,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和自主品牌培育,叫响“中国质量”,打造“中国品牌”。

  ——坚持绿色发展。绿色经济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破解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基于对全球资源的巨大依赖和提升未来制造核心竞争力的考虑,还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青山碧水的盼望和要求,推进绿色制造都到了紧迫关口。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行工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坚持结构优化。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贯穿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全过程。虽然我国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但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严重、区域发展同质化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加快构建高端引领、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作为中心任务,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跃升,大力发展高端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持续优化产业布局,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坚持人才为本。人才队伍是制造强国的根本保障。针对领军人才、高层次技术人才紧缺,缺少一批优秀的企业家、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等问题,应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变“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聚焦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把准产业升级的路径方向

  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逐渐改变着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以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新工业法国为代表,主要发达国家围绕建立制造竞争优势,加快在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技术产业、数据战略资产、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网络经济体系等方面进行战略部署,谋求在技术、产业方面继续领先优势,占据高端制造领域全球价值链的有利位置。这无疑将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挑战,但也给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经过长期追赶的沉淀和积累,当今我国在相当一些领域与世界前沿科技的差距都处于历史最小时期,已经有能力并行跟进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中国制造2025》始终贯穿一个主题,就是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与发达国家在工业3.0基础上迈向4.0不同,我国制造业还有相当一部分停留在3.0甚至2.0,只有部分领先行业可比肩4.0。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处理好2.0普及、3.0补课和4.0赶超的关系,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以推广智能制造为切入点,培育新型生产方式,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进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新技术在企业研发、制造、管理、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让老树开出新花,做精做强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智能核心装置的深度应用和产业化,构建自主可控、开放有序、富有竞争力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积极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提升制造装备和产品智能化水平,让新芽长成大树,做大做强高端产业。大力发展新型信息消费,培育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充满活力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持自主研发和开放合作并举,加快建立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推进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通信业转型发展,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综合保障体系,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建设网络强国提供基础支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在本页显示剩余内容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加快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当前,受“三期叠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深层次矛盾凸显,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分化明显,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运行面临的形势更趋复杂、更加严峻。经济行稳致远,必先夯实根基。实施《中国制造2025》,打好短期政策与长期战略“组合拳”,不仅有利于巩固制造业这个优势和支柱,增强中国制造“长跑”耐力,而且将激发释放市场活力,培育催生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为“十三五”良好开局奠定良好基础。

  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态势,围绕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发展、高端装备创新等5项重大工程,抓紧启动一批需求迫切、前期基础条件好、既利当前又促长远的重点项目,加快形成有效投资,创造新的消费热点,促进产品和技术升级,支持重大装备“走出去”和优势产能国际合作,推动实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面向未来全球竞争的需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融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之中,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对外开放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建设网络强国以及“一带一路”等区域发展战略紧密扣合、协同发展。聚焦研发、市场、企业、人才四大产业基础,打造支撑产业中高端迈进的完整政策体系,为企业减负、为制造松绑、为创造护航,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必须发挥好我们的制度优势。要加快建立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工作机制,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充分发挥战略咨询委员会的决策支撑作用,调动各方力量,瞄准重点领域,狠抓关键环节,实化政策支持,扎实稳步地推进各方面工作。

  我们正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制造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正在清晰地铺展开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把战略定力、方针指引、路径方向、政策支撑统一于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的伟大实践,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本文来自人民日报)

1 2 3 4 5 6
原材料 工业品 服装服饰 家居百货 小商品 商务服务 更多分类

·鄂尔多斯上肢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哪里找,下乘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好不好2024-12-25

·株洲家用不锈钢水塔公司2024-12-25

·威海定压补水装置多少钱2024-12-25

·湖北单面缎带售价2024-12-25

·肢体残疾儿童下肢康复训练哪里好,残疾儿童上肢体康复训练中心2024-12-25

·河北高温型流量计品牌2024-12-25

·永州不锈钢保温水箱定制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