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航铁海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遵义交通轨道学校,遵义轨道运输学校,遵义铁路职业学院,遵义乘务员学院,遵义海乘专业学校
258联盟会员
产品展示 Products
商情展示 Business
董刚: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 联系人:郭老师
  • QQ号码:513802364
  • 电话号码:0852-28796748
  • 手机号码:15599237800
  • Email地址:513802364@qq.com
  • 公司地址: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三合镇
商情介绍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明确了今后5年的工作重点,为实现教育2035中长期目标以及2050远景目标奠定重要基础。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高等职业教育使命重大、任务艰巨。在实际工作中,高职教育要将资源、政策完全、彻底投入到自身内涵建设上,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难题,书写好高职教育以质量固根基、以质量增活力、以质量促发展的新篇章。

一、新时代的新高职

改革开放以来,高职教育在办学思想、办学主体、物质资源、师资条件及育人质量等方面产生了明显变化。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摆在了的突出位置。国家层面了一系列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形成了涵盖招生、教学、师资、管理、投入、学生资助、行业企业参与等多个方面的制度和标准体系,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生均拨款制度进一步完善,新增教育经费分配向职业教育倾斜形成共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类型特色进一步彰显;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机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基本建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改革发展中的各项工作均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明确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纪元,系统总结了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进行了部署,也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

二、新高职的新目标

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获得感更加充分,但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也随之更加旺盛,期待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会手艺到技艺精、从可就业到能发展、从“本地游”到“ 通”、从初始追求人人能学习的“机会公平”到如今人人能成才的“结果公平”。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量大但不强、社会吸引力有且不旺、产教融合程度不深、多元参与聚而不融等问题。

随着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的蓬勃兴起,面对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面对新形势下党和国家赋予职业教育的高要求、新使命,高职教育在肩负着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多样化人才、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创业职能的同时,更加需要、深度对接市场需求、更大规模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助力全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三、新高职的新征程

高职教育应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战略布局,不忘初心、创新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质量为核心,坚持面向市场、突出改革创新、突出服务发展、突出中国特色、突出国际视野;通过有效提升培养质量、着力打造“工匠之师”、提升社会服务、实质推进协同育人、加速推进信息化、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加快补齐技术服务和研发短板。把高质量发展高职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高职教育应有的贡献。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政治方向

(二)深化改革、提升治理水平

(三)深度产教融合、建设特色专业

(四)提升服务能力、增强服务实效

二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技术创新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升级,在传承技术技能的同时,紧跟社会需求、紧贴行业企业,紧跟产业发展的前沿,积极开展科技应用于研发工作,通过“产教融合平台”与“技术技能平台”建设,引导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发挥多元办学主体各自的优势,实质推进协同育人;以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产品研发、工艺开发、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技能大师培养等为主要内容,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深度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更新,为行业企业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主动开展技能补偿、拓展教育与培训等服务,提升民族传统工艺的高保真传承和高水平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