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就公众通过中国政府网留言要求的将普法、安全教育进课堂、地方人文知识纳入中小学教材的问题做出回复——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渗透到学校课程当中。
01、普 法 教 育
关于普法教育的情况,教育部答复称,教育部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要求,经过深入科学论证,对法治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
以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等课程为主要载体,其它课程有机渗透,确保贯穿始终不断线。
在小学和初中分别安排一个学期,编写法治教育专册(各1册),对学生系统进行宪法等专题教育。
其中,统编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涉及各类法律法规 57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政治与法治”必修模块设置“依法治国”专题,要求学生了解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知道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基本要求,以及日常生活中基本法律常识。
02、安 全 教 育
关于安全教育的情况。教育部指出,已将安全急救知识有机融入道德与法治、科学、生物学、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道德与法治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等,提高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知道遇到危险时求助的基本方法,学会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信息安全
小学科学要求学生学习触电、溺水、异物堵塞气管等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初中生物学要求学生学习人工呼吸、止血包扎等急救技能。
初中体育与健康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运动损伤紧急处理方法、基本掌握溺水的应急处理方法等。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应急防护能力,设计有安全使用与维护家用电器、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及演练等实践活动。
03、地 方 文 化
教育部回复表示,结合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教育部已将地方人文知识纳入道德与法治、地理、综合实践等必修课中。
在相关课程教材中明确地方人文知识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如:
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要求学生“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历史要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改革开放前后家乡的变化”;
地理要求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等。
此外,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专门留出比例研学课程、学校课程课时,鼓励地方和学校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充分挖掘地方人文内涵,开发相关课程,丰富育人载体,增强育人效果。
想要了解更多,欢迎咨询乐可岛!13592422229冯经理